张云逸大将的一生极具传奇色彩。
在参加1955年“大授衔”的1048位开国将帅里,张云逸大将的资历超过了朱德等十大元帅。
不凡的资历也就注定了其不一样的人生:他是年龄最大的开国大将,授衔时已经63岁,比毛泽东主席的年龄还大了一岁多;张云逸的军衔是大将,毛主席却破例特批,给予他元帅级别的工资待遇,除了张云逸,全军没有第二个人能够享受这种待遇;开国大将张云逸张云逸的婚姻生活也非常特殊,他曾经同时拥有两位贤惠的妻子;中国历史上的许多重大事件、重要人物都与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……“黄花岗起义”,张云逸差一点成为第七十三位烈士。
张云逸1892年8月10日出生在海南文昌。
1909年10月,张云逸刚满17岁就在黄埔小学加入了中国同盟会。
大约两个月之后,后来成为“十大元帅”之首的朱德也在云南讲武堂加入了同盟会。
1911年4月,同盟会在广州发动反清武装起义(即黄花岗起义),在“敢死队”里,身材瘦小的张云逸是最有头脑的一个。
黄花岗起义失败后,张云逸跟几个同志一起躲藏在民居中。
因为不清楚外面的情况,受同志们委派,张云逸佯装出门买菜,一来打探外面的情况,二来寻找突围路线。
没想到,张云逸刚离开不久,清兵就接踵而至,躲在那里的同志们全部被捕。
几天后,这些同志与其它被抓的(总共72位)同志全部壮烈就义。
张云逸后来感慨道:“如果我那一天没有出去打探消息,那就不是‘黄花岗七十二烈士’了,我就是第七十三个烈士”。
南昌起义、百色起义,小长征、大长征,在人民军队建军大业上,张云逸建功至伟。
1926年,张云逸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,那时,34岁的张云逸已经升任国民革命军第4军第25师参谋长。
1927年6月,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开始组建警卫团,张云逸利用其与张发奎的关系,力荐共产党员卢德铭担任了警卫团团长。
警卫团于是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下的革命武装。
南昌起义时,张云逸巧妙地保护和掩护了周士第等同志,使他们顺利地把队伍拉出阵地,赶赴南昌参加了起义。
卢德铭警卫团后来参加了毛泽东领导的“秋收起义”,成为“秋收起义”的骨干力量。
在“秋收起义”中,卢德铭担任了起义总指挥,警卫团后来改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。
可惜的是,为掩护起义部队向井冈山进军,卢德铭不幸壮烈牺牲。
毛泽东为卢德铭的牺牲痛惜不已,叹道:“还我卢德铭!给我3个师也不换。
”“南昌起义”、“秋收起义”诞生了我党独立领导的人民军队,同时涌现出朱德、贺龙、叶挺等一大批彪炳史册、赫赫有名的伟大人物。
相对而言,张云逸的名字却很少被人提及。
但是,不管是南昌起义还是秋收起义,在人民军队从无到有的关键时刻,张云逸这个“隐形”英雄建功至伟。
1929年12月11日,张云逸与邓小平等同志领导发起了著名的“百色起义”。
在担任中国工农红军第7军军长期间,张云逸亲率红7军的两个纵队从广西出发,一路攻占怀远、入贵州、过苗山、跨榕江,拿下榕江城。
因为征途遥远、战斗凶险,张云逸领导的这次远征被称为“小长征”。
从1932年开始,张云逸担任中革军委副参谋长兼作战局局长,并在后来参加了艰苦卓绝的万里长征。
张云逸称之为“毛主席领导的大长征”。
开国大奖张云逸张云逸与原国民政府副总统李宗仁之间的恩恩怨怨。
1965年初夏,寓居美国的原国民政府副总统李宗仁回归祖国,周恩来总理亲自前往上海虹桥机场迎接。
随周恩来总理一起迎接李宗仁的还有贺龙元帅、彭真、张云逸等领导人。
李宗仁走下舷梯,与周恩来总理等领导人一一拥抱握手,激动之情无以言表。
当他握住张云逸双手的时候,李宗仁百感交集,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。
自从1937年在广西分别之后,他俩已经有20多年时间再未谋面。
他们都是同盟会会员(李宗仁比张云逸晚一年加入同盟会),二人都是孙中山先生的追随者。
从辛亥革命到北伐战争,张云逸与李宗仁不止一次合作共事,是“同事”,也是关系密切的“同志”。
只不过,他们后来选择了不同的道路。
1929年7月,张云逸受组织委派前往广西,负责在“桂系”军队中开展“兵运”工作,并长期在广西地区工作。
因此,张云逸与“桂系”领袖人物李宗仁、白崇禧多有交集,时有交往。
全民族抗战时期,李宗仁指挥了著名的“台儿庄战役”,并一战成名。
而配合“台儿庄战役”的正是张云逸指挥的新四军部队和八路军129师一部。
在蚌埠、徐州、合肥三点之间,张云逸等新四军、八路军将士不断袭击日军,从战略和战役上配合“台儿庄战役”。
这是张云逸与李宗仁之间的又一次合作。
战役结束后,张云逸给李宗仁发去了贺电,李宗仁也给张云逸发来了致谢电,不过,二人并未见面。
在此后的几年时间里,张云逸在桂、粤、港、川抗日统一战线工作中成绩卓著。
毛泽东主席曾说过:“共产党能对国民党高级将领说话的人不多,张云逸是其一。
”解放战争时期,李宗仁、白崇禧的“桂系”部队与张云逸所部屡次交战,彼此间丝毫没有手下留情。
因此,当周总理安排张云逸随自己去上海迎接李宗仁的时候,张云逸大将一开始是不同意的。
张云逸对周总理说:“李宗仁杀了我那么多兵,说实在话,我心里是不愿意见他的”。
但是,作为一个资深的革命家,一个坦坦荡荡的共产党人,张云逸自然明白周总理如此安排的深意。
因此,无需周总理做太多的思想工作,张云逸最终还是听从了周总理的安排。
去机场迎接李宗仁的时候,张云逸还细心地给李宗仁带去了一束鲜花。
周恩来总理等领导人迎接李宗仁回国入住宾馆当晚,回想起与张云逸几十年的交往史,李宗仁先生辗转反侧,不能入眠。
第二天,李宗仁先生专程拜访了张云逸大将。
在张云逸大将的面前,李宗仁先生恭恭敬敬地向张云逸大将鞠躬致礼。
这一天,张云逸大将和李宗仁先生谈了很久,谈往事,也谈未来,几十年的恩恩怨怨烟消云散。
张云逸大将与叶挺将军鲜为人知的一件事。
张云逸将军是民主革命老战士,在张云逸面前,不少国民党高级将领都自称“晚辈”、“学生”。
南方八省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的时候,考虑到张云逸在桂、粤、闽、浙等地区的影响力,中央指派他前往上述地区开展工作。
他的任务是:联络我党活动在这些地区的游击部队,组织他们下山整编为新四军。
除此之外,张云逸还有一个更加艰巨的任务。
按照周恩来副主席的指示,张云逸将赶赴澳门,代表我党邀请叶挺同志“出山”。
在此之前,在新四军军长人选问题上,国、共两党有过数次激烈交锋。
最后,叶挺将军成为我党极力举荐、蒋介石也能够接受的唯一人选。
这个时候的叶挺将军已在澳门蛰伏十年,并已与组织失去联系多年。
叶挺将军是否愿意重新“出山”尚未确定,我党对新四军的定位、对叶挺将军的期许,这些问题都需要向叶挺将军当面陈述。
叶挺将军资格老、脾气倔、性格孤傲,派谁去跟叶挺将军接洽呢?周恩来副主席首先想到了张云逸。
原因其实很简单:早在北伐战争之前,张云逸就与叶挺将军素有交往,彼此“惺惺相惜”,言语投机。
周副主席相信,张云逸一定能够不辱使命,因为他有这个能力,更有足够的资历。
领受周副主席的指令之后,张云逸立即调用他在国民党军界的老关系,化装成华侨阔佬,平安、顺利地到达了澳门。
张云逸的突然到来让叶挺将军激动不已。
简单寒暄几句之后,张云逸向叶挺将军说明来意,并向他出示了周恩来副主席的亲笔信。
能够得到党的认可和重用,叶挺将军的内心充满了感激之情。
然而,因为自己脱党多年,叶挺对是否“出山”担任新四军军长一事忧虑重重。
因此,叶挺将军没有马上答应“出山”。
叶挺将军为什么犹豫不定,张云逸的心里一清二楚。
对叶挺将军的性格和为人,张云逸比大多数人都清楚,因此,张云逸不慌不忙、不急不躁,告辞而去。
第二天,张云逸再次拜访叶挺将军。
这一次,张云逸不再“兜圈子”,他开门见山,三言两语就把叶挺将军担心的问题摆在了桌面。
张云逸说:“毛主席、周副主席非常清楚你的处境,理解你的苦衷,他们始终都认为,即便不在党内,你仍然还是我们自己的同志。
”“新四军军长一职非你莫属,这是毛主席、周副主席在我来澳门之前就明确了的”。
张云逸最后说:“请你‘出山’,这是党派我来澳门的唯一的任务,我可是在周副主席那里拍了胸脯的。
”张云逸的话让叶挺将军打消了顾虑。
几天之后,叶挺将军打点行装,登上了开往上海的客轮。
张云逸(后排右一)是什么让叶挺将军打消了顾虑?张云逸大将后来说,叶挺将军不图名利,一心报国,他唯一想要的就是党对他的信任。
在那个特殊的年代,张云逸曾经同时拥有两位贤惠的妻子。
与许多开国将帅一样,张云逸在参加革命之前就有了妻室。
他的结发妻子王氏也是海南文昌人,是一位十分传统贤淑的老实人。
可是,王氏却做了一件让张云逸骑虎难下的事情。
因为没能够给张云逸生个儿子,王氏几次三番跟丈夫提过“纳妾”的事,都被张云逸一口回绝了。
不料想,王氏居然自作主张,在张云逸毫不知情的情况下,给自己的丈夫纳了个妾。
那位名叫韩碧的姑娘也是海南人,她出身于文昌县一个没落的地主家庭,当时在广州的一家理发店里打工。
把韩碧娶回张家这一天,王氏让自己的女儿抱着一只大公鸡跟韩碧拜堂成亲,给张云逸来了个“先斩后奏”、“既成事实”。
不久之后,张云逸因病回广州治疗,见到自己家里多了一个人,这才知道事情的原委。
张云逸觉得此事做得太荒唐,断然不肯接受这个事实。
可是,王氏已经把事情做到了不可逆转的地步。
在那个年代,张云逸如果退婚的话,韩碧姑娘也许就终生找不到婆家了。
可是,如果接受现实,又实在违背自己的意愿。
张云逸在两难之间很难做决断,也就没再多说什么。
在广州治病期间,张云逸对韩碧的身世和为人有了更深的了解。
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接触之后,张云逸也就也默默地接受了现实。
在张云逸升任旅长的时候,韩碧没有辜负王氏的心愿,果真给张家生了个儿子。
就在全家欢天喜地之际,孩子却突患恶疾,不幸夭折了。
南昌起义之后,张云逸随第四军返回广州,一家人这才有了短暂的团聚。
一年之后,韩碧又给张云逸生了一个儿子,张云逸给新生的儿子取名为张远之。
不久之后,张云逸就奉命离开广州去广西组织百色起义,此后8年,张云逸一直没有机会与妻儿见上一面。
1937年上半年,时任红一方面军副总参谋长的张云逸奉命去香港,负责开展华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工作。
在亲友的多方帮助下,这年的年底,张云逸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妻儿。
但是,他的结发妻子王氏却已在不久前死于战火。
在香港期间,韩碧从一个家庭主妇转变为张云逸的革命伴侣。
半年之后,张云逸奉命返回延安,考虑到路途遥远,且一路上危险重重,张云逸把妻儿留在了香港。
直到一年之后,张云逸才把韩碧母子接到新四军军部驻地。
因为张云逸的工作地点在江北指挥部,所以,韩碧母子于1940年2月再次出发,赶往江北与张云逸团聚。
不幸的是,在半路上,韩碧母子和同行的新四军干部遭到国民党部队的无理扣押。
得知韩碧母子与张云逸的关系之后,那伙国民党兵把韩碧母子当作了与新四军“讨价还价”的“人质”。
半年之后,在周恩来副主席的反复交涉下,蒋介石才不得不下令释放了韩碧母子。
韩碧母子这才得以与张云逸在新四军江北指挥部驻地团聚。
张云逸韩碧夫妇从此以后,韩碧母子就跟着张云逸走南闯北,直至迎来全中国的解放。
在和平年代,张云逸与韩碧母子不再天各一方,生活相对稳定下来了。
可是,因为各种各样的因素,韩碧得了精神分裂症。
在积极治疗的同时,张云逸每天陪韩碧散步,说话,给予韩碧无微不至的呵护和照料。
在张云逸的精心照料下,韩碧的病竟然在三年之后奇迹般地好转了。
1956年,韩碧又重新穿上了军装,她先被安排在总参管理局工作,后来一直担任张云逸的生活秘书。
你可能不会想到,张云逸曾经办过卷烟厂,毛泽东主席也喜欢抽他的“飞马”牌香烟。
担任新四军第二师师长期间,张云逸曾经力主开办过一家卷烟厂。
这是全军开办的第一个卷烟厂,他们生产的“飞马牌”卷烟不仅满足了指战员们的需要,也为新四军筹集到大笔宝贵的经费,换来了药品、钢材等我军急需的物品。
为了开办这家卷烟厂,新四军第二师与当地一家烟草公司合资入股,从1943年3月开始投入生产。
这种烟还有一个霸气的别名-“四爷的烟”,“四爷”指的是就是新四军。
当时,远在延安的毛泽东主席也抽过“飞马牌”卷烟,且对“飞马牌”卷烟的口感赞不绝口。
陈毅等新四军首长去延安时,都会给毛主席等领导人带去“新四军自己生产的香烟”。
在儿子心里,张云逸大将既严肃,又慈爱,还有一点“小可爱”。
对待自己的家人,张云逸大将素来“严”字当头。
因此,他的家人从来不敢搞特殊化。
但是,跟天下所有的父亲一样,张云逸大将也有温情、慈爱的一面。
张光东是张云逸大将的儿子,在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学习期间,张云逸经常的张光东写信。
在信函的开头处,张云逸通常都写“光东吾儿”。
可是,有一天,这个称谓突然改成了“光东同志”。
张云逸父子合影父亲称自己的儿子“同志”,张光东觉得有些奇怪。
回家见到父亲之后,张光东向父亲提出了自己的疑惑。
张云逸解释道:“我给你写那封信的时候,你已经入党了。
”“也就是说,你不单是我的儿子了,在党内,我们就是同志关系了。
”张光东对这件事情印象深刻,在感怀之际,张光东对自己的父亲有了一个从未有过的印象。
“父亲有严厉的一面,有时候也有点‘小可爱’”张光东这样评价自己的父亲。
1974年11月19日,传奇将军张云逸走完了人生最后的征程。
10年后,他的夫人韩碧同志也撒手人寰。
愿张云逸大将夫妇在天国永远相伴,不再分开。
张云逸大将的一生极具传奇色彩。
在参加1955年“大授衔”的1048位开国将帅里,张云逸大将的资历超过了朱德等十大元帅。
不凡的资历也就注定了其不一样的人生:他是年龄最大的开国大将,授衔时已经63岁,比毛泽东主席的年龄还大了一岁多;张云逸的军衔是大将,毛主席却破例特批,给予他元帅级别的工资待遇,除了张云逸,全军没有第二个人能够享受这种待遇;开国大将张云逸张云逸的婚姻生活也非常特殊,他曾经同时拥有两位贤惠的妻子;中国历史上的许多重大事件、重要人物都与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……“黄花岗起义”,张云逸差一点成为第七十三位烈士。
张云逸1892年8月10日出生在海南文昌。
1909年10月,张云逸刚满17岁就在黄埔小学加入了中国同盟会。
大约两个月之后,后来成为“十大元帅”之首的朱德也在云南讲武堂加入了同盟会。
1911年4月,同盟会在广州发动反清武装起义(即黄花岗起义),在“敢死队”里,身材瘦小的张云逸是最有头脑的一个。
黄花岗起义失败后,张云逸跟几个同志一起躲藏在民居中。
因为不清楚外面的情况,受同志们委派,张云逸佯装出门买菜,一来打探外面的情况,二来寻找突围路线。
没想到,张云逸刚离开不久,清兵就接踵而至,躲在那里的同志们全部被捕。
几天后,这些同志与其它被抓的(总共72位)同志全部壮烈就义。
张云逸后来感慨道:“如果我那一天没有出去打探消息,那就不是‘黄花岗七十二烈士’了,我就是第七十三个烈士”。
南昌起义、百色起义,小长征、大长征,在人民军队建军大业上,张云逸建功至伟。
1926年,张云逸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,那时,34岁的张云逸已经升任国民革命军第4军第25师参谋长。
1927年6月,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开始组建警卫团,张云逸利用其与张发奎的关系,力荐共产党员卢德铭担任了警卫团团长。
警卫团于是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下的革命武装。
南昌起义时,张云逸巧妙地保护和掩护了周士第等同志,使他们顺利地把队伍拉出阵地,赶赴南昌参加了起义。
卢德铭警卫团后来参加了毛泽东领导的“秋收起义”,成为“秋收起义”的骨干力量。
在“秋收起义”中,卢德铭担任了起义总指挥,警卫团后来改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。
可惜的是,为掩护起义部队向井冈山进军,卢德铭不幸壮烈牺牲。
毛泽东为卢德铭的牺牲痛惜不已,叹道:“还我卢德铭!给我3个师也不换。
”“南昌起义”、“秋收起义”诞生了我党独立领导的人民军队,同时涌现出朱德、贺龙、叶挺等一大批彪炳史册、赫赫有名的伟大人物。
相对而言,张云逸的名字却很少被人提及。
但是,不管是南昌起义还是秋收起义,在人民军队从无到有的关键时刻,张云逸这个“隐形”英雄建功至伟。
1929年12月11日,张云逸与邓小平等同志领导发起了著名的“百色起义”。
在担任中国工农红军第7军军长期间,张云逸亲率红7军的两个纵队从广西出发,一路攻占怀远、入贵州、过苗山、跨榕江,拿下榕江城。
因为征途遥远、战斗凶险,张云逸领导的这次远征被称为“小长征”。
从1932年开始,张云逸担任中革军委副参谋长兼作战局局长,并在后来参加了艰苦卓绝的万里长征。
张云逸称之为“毛主席领导的大长征”。
开国大奖张云逸张云逸与原国民政府副总统李宗仁之间的恩恩怨怨。
1965年初夏,寓居美国的原国民政府副总统李宗仁回归祖国,周恩来总理亲自前往上海虹桥机场迎接。
随周恩来总理一起迎接李宗仁的还有贺龙元帅、彭真、张云逸等领导人。
李宗仁走下舷梯,与周恩来总理等领导人一一拥抱握手,激动之情无以言表。
当他握住张云逸双手的时候,李宗仁百感交集,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。
自从1937年在广西分别之后,他俩已经有20多年时间再未谋面。
他们都是同盟会会员(李宗仁比张云逸晚一年加入同盟会),二人都是孙中山先生的追随者。
从辛亥革命到北伐战争,张云逸与李宗仁不止一次合作共事,是“同事”,也是关系密切的“同志”。
只不过,他们后来选择了不同的道路。
1929年7月,张云逸受组织委派前往广西,负责在“桂系”军队中开展“兵运”工作,并长期在广西地区工作。
因此,张云逸与“桂系”领袖人物李宗仁、白崇禧多有交集,时有交往。
全民族抗战时期,李宗仁指挥了著名的“台儿庄战役”,并一战成名。
而配合“台儿庄战役”的正是张云逸指挥的新四军部队和八路军129师一部。
在蚌埠、徐州、合肥三点之间,张云逸等新四军、八路军将士不断袭击日军,从战略和战役上配合“台儿庄战役”。
这是张云逸与李宗仁之间的又一次合作。
战役结束后,张云逸给李宗仁发去了贺电,李宗仁也给张云逸发来了致谢电,不过,二人并未见面。
在此后的几年时间里,张云逸在桂、粤、港、川抗日统一战线工作中成绩卓著。
毛泽东主席曾说过:“共产党能对国民党高级将领说话的人不多,张云逸是其一。
”解放战争时期,李宗仁、白崇禧的“桂系”部队与张云逸所部屡次交战,彼此间丝毫没有手下留情。
因此,当周总理安排张云逸随自己去上海迎接李宗仁的时候,张云逸大将一开始是不同意的。
张云逸对周总理说:“李宗仁杀了我那么多兵,说实在话,我心里是不愿意见他的”。
但是,作为一个资深的革命家,一个坦坦荡荡的共产党人,张云逸自然明白周总理如此安排的深意。
因此,无需周总理做太多的思想工作,张云逸最终还是听从了周总理的安排。
去机场迎接李宗仁的时候,张云逸还细心地给李宗仁带去了一束鲜花。
周恩来总理等领导人迎接李宗仁回国入住宾馆当晚,回想起与张云逸几十年的交往史,李宗仁先生辗转反侧,不能入眠。
第二天,李宗仁先生专程拜访了张云逸大将。
在张云逸大将的面前,李宗仁先生恭恭敬敬地向张云逸大将鞠躬致礼。
这一天,张云逸大将和李宗仁先生谈了很久,谈往事,也谈未来,几十年的恩恩怨怨烟消云散。
张云逸大将与叶挺将军鲜为人知的一件事。
张云逸将军是民主革命老战士,在张云逸面前,不少国民党高级将领都自称“晚辈”、“学生”。
南方八省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的时候,考虑到张云逸在桂、粤、闽、浙等地区的影响力,中央指派他前往上述地区开展工作。
他的任务是:联络我党活动在这些地区的游击部队,组织他们下山整编为新四军。
除此之外,张云逸还有一个更加艰巨的任务。
按照周恩来副主席的指示,张云逸将赶赴澳门,代表我党邀请叶挺同志“出山”。
在此之前,在新四军军长人选问题上,国、共两党有过数次激烈交锋。
最后,叶挺将军成为我党极力举荐、蒋介石也能够接受的唯一人选。
这个时候的叶挺将军已在澳门蛰伏十年,并已与组织失去联系多年。
叶挺将军是否愿意重新“出山”尚未确定,我党对新四军的定位、对叶挺将军的期许,这些问题都需要向叶挺将军当面陈述。
叶挺将军资格老、脾气倔、性格孤傲,派谁去跟叶挺将军接洽呢?周恩来副主席首先想到了张云逸。
原因其实很简单:早在北伐战争之前,张云逸就与叶挺将军素有交往,彼此“惺惺相惜”,言语投机。
周副主席相信,张云逸一定能够不辱使命,因为他有这个能力,更有足够的资历。
领受周副主席的指令之后,张云逸立即调用他在国民党军界的老关系,化装成华侨阔佬,平安、顺利地到达了澳门。
张云逸的突然到来让叶挺将军激动不已。
简单寒暄几句之后,张云逸向叶挺将军说明来意,并向他出示了周恩来副主席的亲笔信。
能够得到党的认可和重用,叶挺将军的内心充满了感激之情。
然而,因为自己脱党多年,叶挺对是否“出山”担任新四军军长一事忧虑重重。
因此,叶挺将军没有马上答应“出山”。
叶挺将军为什么犹豫不定,张云逸的心里一清二楚。
对叶挺将军的性格和为人,张云逸比大多数人都清楚,因此,张云逸不慌不忙、不急不躁,告辞而去。
第二天,张云逸再次拜访叶挺将军。
这一次,张云逸不再“兜圈子”,他开门见山,三言两语就把叶挺将军担心的问题摆在了桌面。
张云逸说:“毛主席、周副主席非常清楚你的处境,理解你的苦衷,他们始终都认为,即便不在党内,你仍然还是我们自己的同志。
”“新四军军长一职非你莫属,这是毛主席、周副主席在我来澳门之前就明确了的”。
张云逸最后说:“请你‘出山’,这是党派我来澳门的唯一的任务,我可是在周副主席那里拍了胸脯的。
”张云逸的话让叶挺将军打消了顾虑。
几天之后,叶挺将军打点行装,登上了开往上海的客轮。
张云逸(后排右一)是什么让叶挺将军打消了顾虑?张云逸大将后来说,叶挺将军不图名利,一心报国,他唯一想要的就是党对他的信任。
在那个特殊的年代,张云逸曾经同时拥有两位贤惠的妻子。
与许多开国将帅一样,张云逸在参加革命之前就有了妻室。
他的结发妻子王氏也是海南文昌人,是一位十分传统贤淑的老实人。
可是,王氏却做了一件让张云逸骑虎难下的事情。
因为没能够给张云逸生个儿子,王氏几次三番跟丈夫提过“纳妾”的事,都被张云逸一口回绝了。
不料想,王氏居然自作主张,在张云逸毫不知情的情况下,给自己的丈夫纳了个妾。
那位名叫韩碧的姑娘也是海南人,她出身于文昌县一个没落的地主家庭,当时在广州的一家理发店里打工。
把韩碧娶回张家这一天,王氏让自己的女儿抱着一只大公鸡跟韩碧拜堂成亲,给张云逸来了个“先斩后奏”、“既成事实”。
不久之后,张云逸因病回广州治疗,见到自己家里多了一个人,这才知道事情的原委。
张云逸觉得此事做得太荒唐,断然不肯接受这个事实。
可是,王氏已经把事情做到了不可逆转的地步。
在那个年代,张云逸如果退婚的话,韩碧姑娘也许就终生找不到婆家了。
可是,如果接受现实,又实在违背自己的意愿。
张云逸在两难之间很难做决断,也就没再多说什么。
在广州治病期间,张云逸对韩碧的身世和为人有了更深的了解。
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接触之后,张云逸也就也默默地接受了现实。
在张云逸升任旅长的时候,韩碧没有辜负王氏的心愿,果真给张家生了个儿子。
就在全家欢天喜地之际,孩子却突患恶疾,不幸夭折了。
南昌起义之后,张云逸随第四军返回广州,一家人这才有了短暂的团聚。
一年之后,韩碧又给张云逸生了一个儿子,张云逸给新生的儿子取名为张远之。
不久之后,张云逸就奉命离开广州去广西组织百色起义,此后8年,张云逸一直没有机会与妻儿见上一面。
1937年上半年,时任红一方面军副总参谋长的张云逸奉命去香港,负责开展华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工作。
在亲友的多方帮助下,这年的年底,张云逸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妻儿。
但是,他的结发妻子王氏却已在不久前死于战火。
在香港期间,韩碧从一个家庭主妇转变为张云逸的革命伴侣。
半年之后,张云逸奉命返回延安,考虑到路途遥远,且一路上危险重重,张云逸把妻儿留在了香港。
直到一年之后,张云逸才把韩碧母子接到新四军军部驻地。
因为张云逸的工作地点在江北指挥部,所以,韩碧母子于1940年2月再次出发,赶往江北与张云逸团聚。
不幸的是,在半路上,韩碧母子和同行的新四军干部遭到国民党部队的无理扣押。
得知韩碧母子与张云逸的关系之后,那伙国民党兵把韩碧母子当作了与新四军“讨价还价”的“人质”。
半年之后,在周恩来副主席的反复交涉下,蒋介石才不得不下令释放了韩碧母子。
韩碧母子这才得以与张云逸在新四军江北指挥部驻地团聚。
张云逸韩碧夫妇从此以后,韩碧母子就跟着张云逸走南闯北,直至迎来全中国的解放。
在和平年代,张云逸与韩碧母子不再天各一方,生活相对稳定下来了。
可是,因为各种各样的因素,韩碧得了精神分裂症。
在积极治疗的同时,张云逸每天陪韩碧散步,说话,给予韩碧无微不至的呵护和照料。
在张云逸的精心照料下,韩碧的病竟然在三年之后奇迹般地好转了。
1956年,韩碧又重新穿上了军装,她先被安排在总参管理局工作,后来一直担任张云逸的生活秘书。
你可能不会想到,张云逸曾经办过卷烟厂,毛泽东主席也喜欢抽他的“飞马”牌香烟。
担任新四军第二师师长期间,张云逸曾经力主开办过一家卷烟厂。
这是全军开办的第一个卷烟厂,他们生产的“飞马牌”卷烟不仅满足了指战员们的需要,也为新四军筹集到大笔宝贵的经费,换来了药品、钢材等我军急需的物品。
为了开办这家卷烟厂,新四军第二师与当地一家烟草公司合资入股,从1943年3月开始投入生产。
这种烟还有一个霸气的别名-“四爷的烟”,“四爷”指的是就是新四军。
当时,远在延安的毛泽东主席也抽过“飞马牌”卷烟,且对“飞马牌”卷烟的口感赞不绝口。
陈毅等新四军首长去延安时,都会给毛主席等领导人带去“新四军自己生产的香烟”。
在儿子心里,张云逸大将既严肃,又慈爱,还有一点“小可爱”。
对待自己的家人,张云逸大将素来“严”字当头。
因此,他的家人从来不敢搞特殊化。
但是,跟天下所有的父亲一样,张云逸大将也有温情、慈爱的一面。
张光东是张云逸大将的儿子,在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学习期间,张云逸经常的张光东写信。
在信函的开头处,张云逸通常都写“光东吾儿”。
可是,有一天,这个称谓突然改成了“光东同志”。
张云逸父子合影父亲称自己的儿子“同志”,张光东觉得有些奇怪。
回家见到父亲之后,张光东向父亲提出了自己的疑惑。
张云逸解释道:“我给你写那封信的时候,你已经入党了。
”“也就是说,你不单是我的儿子了,在党内,我们就是同志关系了。
”张光东对这件事情印象深刻,在感怀之际,张光东对自己的父亲有了一个从未有过的印象。
“父亲有严厉的一面,有时候也有点‘小可爱’”张光东这样评价自己的父亲。
1974年11月19日,传奇将军张云逸走完了人生最后的征程。
10年后,他的夫人韩碧同志也撒手人寰。
愿张云逸大将夫妇在天国永远相伴,不再分开。
目录
- 1 花容月貌在线
- 2 灵狐者裙底h吧
- 3 爱恋3d
- ▪ 麻豆成人精品国产免费
- ▪ 我和丈母娘的十年战争演员表
- 4 久久99久久99精品免观看麻豆
- ▪ 年轻的母亲4在线观看完整
- ▪ 你好星期六免费观看视频最新一期
- 5 少年派第二季看完整版免费
- 6 20av
- ▪ 凌晨三点电影完整版免费观看
- ▪ 沧海电视剧全集免费
- ▪ 美景之屋高清完整版
- 7 陈冠希种子
- ▪ 男做网站
- ▪ 好男人在线观看视频高清
- ▪ 龙云镇怪谈电影
- ▪ 黄杂志
- ▪ 30部超好看的霸道总裁甜宠剧
- 8 尚食在线播放
- ▪ 明日战记电影之完整免费观看
- ▪ 亚洲高清在线观看看片
- ▪ 伊人大香线蕉精品在线播放
- ▪ 女人的战争韩国观看呢完整版
- ▪ 艳母1~6
- ▪ 韩剧窥探
- ▪ 少女爱上姐姐第一季
- ▪ 天堂在线观看视频
- 9 无修h肉片里番在线观看
- ▪ 就去色就去干
- ▪ 从指尖开始的热情
- ▪ 海棠车多肉香nR
- 10 国产在线不卡
- ▪ 新萧十一郎
- ▪ 天龙影院
- ▪ 大桥未久高清一区二区
- ▪ 儿媳妇韩国电影
- ▪ www.26uuu.com
- 11 双探电视剧
- ▪ 乖女小芳第二部全文
- ▪ 国模大胆gogol私拍
- ▪ 情仇姐妹
- ▪ 胜利即是正义
- ▪ 封神演义电视剧免费观看完整版
- 12 情事韩国电影完整版
- 13 女仆的味道hd中字在线观看
- 14 国富产二代永久免费安卓
欧美一级淫片漂亮的老师《欧美一级淫片漂亮的老师》由来
编辑欧美一级淫片漂亮的老师《欧美一级淫片漂亮的老师》起源